简介: 1934年,江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存实力,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经过艰苦的战斗,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防线,兵临湘江。敌人利用天险加重兵力,设下第四道防线,红军处境险恶。当时的最高领导核心三人小组之一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他不顾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一味要红军正面迎敌死拼。毛泽东在没有兵权、没有领导地位的情况下,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避实就虚,甩掉敌人主力,到敌力量薄弱的贵州去,得到政治局多数成员的赞同。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委员,确立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领导核心。从此在毛泽东的正确判断和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运动敌人,顺利通过彝族地区,向北挺进。长征路上,红军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许多女同志克服了失去孩子等个人情感,同男同志一样经受住了考验,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成为了女英雄,像贺子珍、邓颖超、蔡畅、王彩秀等人。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坚持北上抗日,抵制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错误路线。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陕北山城堡胜利会师。 毛泽东伏案疾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是一部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背景的历史题材电影,讲述了红军在1934年至1935年间,为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壮烈历程。影片以红军长征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标志性的革命事件为背景,展现了红军将士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如何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艰难的远征。
影片通过多个视角展现了长征的艰辛与伟大。从红军领导人周恩来、毛泽东等人的战略决策,到普通红军战士的英勇牺牲,再到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支持与奉献,电影全面还原了长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观众不仅能感受到红军将士在雪山草地中的生死考验,还能体会到他们为理想和信念所展现出的无畏精神。
《长征》在剧情设计上注重历史真实与艺术表现的结合,既尊重史实,又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推进,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长征的艰辛与伟大。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都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感,同时通过生动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深刻理解红军将士为何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完成这一人类奇迹。
影片还通过展现红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情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无论是红军战士帮助村民渡过难关,还是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送粮送盐,这些情节都深刻展现了红军长征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思想上的胜利和精神上的胜利。
《长征》是一部兼具历史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电影作品。它不仅让观众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历史事实,更通过生动的叙事方式,传递了红军将士不屈不挠、坚定信念的精神力量。这部电影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每一位观众观看和思考。
参考资料:长征剧情介绍及演员表